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干部 » 关于当前村干部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关于当前村干部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3-16 21:54:54

① 如何提升村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水平的调研报告

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社会放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强化党组织的服务群众的意识,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保证党组织生机活力和夯实执政基础,是摆在各级基层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现实课题。
一、党的基层组织面临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的政策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基层党组织建设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和反映出了一些突出的问题。
1、执政意识不强。在基层,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认识不到自己的领导作用对党的执政地位的意义和影响,他们觉得“执政是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的事,与我们基层干部关系不大”。不少干部认为,自己的身份离“执政”十分遥远,执政意识薄弱。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力的提高和作用的发挥,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松动和削弱。
2、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不够完善。党支部自身建设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发挥。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实行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承包责任制,广大农牧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使农村的选举和决策更加民主,扩大了农牧民的自治权利。这两次变革,对农牧民的思想解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有一些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乡村干部和行为方式并没有完全得到改变,有的甚至没有明显的改进。目前,党支部在自身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是村干部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特别是村干部采取不脱产管理的办法,误工补助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现实状态对比差距很大,工资待遇偏低,干部中普遍存在敬业意识淡薄,开创精神不强,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消极应付,混吃混喝的现象。二是村民主制度不健全,村民自治不完善。这使得基层党组织建设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约束。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相对滞后。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批农牧民党员已从单一农牧业生产中分离出来,这使得原有的党员活动方式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形式,原有的面对面的民主生活会,按时交纳党费的规定等都很难做到。以上种种,致使党员集体活动难以开展,时间难集中,人员难到齐,思想难沟通,党内生活制度基本上流于形式,使党支部与党员思想之间出现了断层,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难以落实。三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现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严重削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形象,也不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的作用要求。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物质基础面临新的制约。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取消乡统筹、村提留和农村教育附加等费用,收入渠道变窄,可支配财力减少,部分农村基层组织被紧缺的经费捆住了手脚,缺乏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无法兴办农村公益事业。当这些党组织管辖内的部分群众看到附近其他经济条件较好的镇、村有钱为群众办实事时,自然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3、基层党党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是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比较落后,严重影响着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党员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现象严重、文化程度偏低、性别比例失调等问题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十分普遍。由于少数农村党支部多年没有发展党员或发展缓慢,不注意培养青年干部,结果使得基层组织换届选举缺乏合适人员,农村党支部形不成核心,聚不成合力,先进性不强,发挥不了示范作用,新党员的发展不力,缺乏新鲜血液,对不合格党员的评议机制不到位,影响了农村党员队伍的活力。
4、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理念不新、工作方式陈旧,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有待加强。随着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发育和民主建设的推进,农牧民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政治参与热情增强。但有些基层党组织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一方面习惯于发号施令实施领导。没有让农牧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主人,村民对于集体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凭个人经验办事。有的村支书已经干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施政经验丰富。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改革精神。还有的个别干部做群众工作“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问题比较突出。不愿到群众中去,不掌握群众心理,不了解群众愿望,不关心群众疾苦,不愿接触矛盾,不会化解矛盾,不学习新的政策和方针,依法行政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浅薄,与群众缺乏沟通和理解,在各种矛盾和群众诉求面前感到束手无策,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强。
5、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对复杂局面、有效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还不强。当前,农村社会关系包括群众的利益关系正处在不断调整之中,由于起点不同,基础差异以及分配不公等原因,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农牧民收入贫富悬殊,各种矛盾接踵而至,各种各样的群体上访事件不断发生,这些矛盾在利益得失和新旧观念冲突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解决起来难度较大,直接考验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对突发事件、化解各种矛盾、妥善协调各方、有效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二、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复杂矛盾能力的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要求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是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发挥职能作用的新概括和新定位。其中“服务群众”是根本,是党的性质和实践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之所以把服务群众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突出地加以强调,是因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基层党组织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根本标尺。“服务群众”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才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增强执政意识,不断提高保持自身先进性的能力。
一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执政兴国的大局意识。村官虽小,责任却大,他们是党执政的基础力量,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纽带。要培养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身在最基层、胸中有大局、心中有全党、眼中有群众的意识,自觉从发展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执政资源的大局立场出发,去认识强化执政意识和保持先进性的重大意义,自觉领导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二要强化农村党支部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党支部是建设和谐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要以执政为民、建设美好家园为己任,善谋富民之策,绘制和谐美好家园的蓝图,扎扎实实抓下去,真正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三要增强普通党员的责任意识。继续探索、推行党员岗位责任和实绩考核制度。为党员设岗定责,对党员进行实绩考核,使每个党员都找准自己的位置,激励他们建功立业,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构建和谐农村过程中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党的组织领导核心。
基层党建工作格局的变化,是党建工作的领域不断扩展,在这样的形式下,就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探索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加快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各级党组织要从突出服务,发挥作用出发,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员先进性,找准党组织设置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组织形式变革要求,根据本地产业特点、经济规模和党员分布等情况,灵活设置党的基层组织,更直接、更有效地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党的领导目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点,把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与加强社区、企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实效性。在设置和完善的过程中,要积极稳妥,适时推进。在坚持以行政村为主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党组织设置方式。注意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稳定性,允许多种设置模式的党组织并存和发展。并着力统筹、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勤俭办事,依托阵地、为民惠民,打造一流服务阵地,使党员和群众在阵地建设中感受到党组织的力量,在阵地建设的收益中感受到党的温暖。
3、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保障为群众服务。
一要坚持高标准选人,配精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切实把那些能力强、作风好、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及群众公认的能人进入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特别注重把政治上有觉悟、加快发展有本事、解决困难有办法、化解矛盾有权威的党员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中来,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制度,选准配好“一把手”。
二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农村干部队伍,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工作真正体现群众的愿望,符合群众的利益,不断使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要切实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决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观念。
三要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真正重视、真心爱护农村基层干部,尊重党员民主权利和现实需求,为农村党员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有效激发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动力。四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引导农村基层干部端正对群众的态度,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努力提高农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切实增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本领。
4、创新工作理念,改变工作作风,提升做群众工作的水平
一要增强民主决策、依法办事的观念。农村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按照法律办事,实现领导方式由单纯的依靠行政手段向既依靠行政手段又依靠法律手段的转变,善于把党组织的主张通过法定的程序变成农牧民群众的意愿,提高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的自觉性。、
二要健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制度。要不断扩大村情民意的征集范围,开通各种民意征集渠道,使重大事项、重大决策进行村情民意征集制度化;对与农牧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必须进行公示和听证,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保证农牧民群众广泛参与决策过程,确保各项工作符合农牧民意愿。
三要不断提升农村管理的水平。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协调邻里关系,促进村民和谐相处。建立以村民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制度,不断完善村务、党务和财务公开制度,保证村级权力运行机制的公开和透明,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促进干群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健全民主评议、村党组织、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制度,有效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障农牧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建立健全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努力形成农牧民群众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
5、找准切入点,提高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对群众,处在农村各种矛盾的焦点和利益的交叉点上,既面临着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压力,又面临着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营造和谐发展环境的复杂局面。如何善于应对复杂局面、处理错综复杂的问题和矛盾,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说,是一项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也是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一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当前的农村形势,已经进入了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涌现。一些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认识不足,对潜在风险有麻痹、松懈的思想倾向,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缺乏应有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这就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方面要勇于正视、妥善应对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强化引导,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二要尊重农牧民意愿,维护好农牧民的合法权益。要时刻从农牧民最关心的事情着眼,从农牧民最急迫的事情入手,从最能见成效的事情做起,帮助农牧民群众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要始终坚持以农牧民为本,努力维护好农牧民的合法权益,防止侵害农牧民牧场、土地权益、加重农牧民负担、增加乡村债务等现象,保障农牧民的物质利益和合法权益,让农牧民群众能够真正享受到改革和建设的成果,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农牧民群众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要广泛开展农村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教育广大农牧民群众遵纪守法,引导他们切实增强法制意识,有序参与民主实践,理性表达利益诉求,逐步提高整体素质。
三要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增强执政为民意识,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切实做好“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继续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帮扶困难群众制度、定期上门入户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定期同群众对话谈心等制度,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深入到困难较多、矛盾较集中的地方去解决困难、化解矛盾。
四要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制度,完善领导接访、下访和包案处理重大信访案件等制度,依法及时、合理解决农牧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建立村情民意收集分析机制和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农村基层和谐了,全社会也就有了和谐的基础。要加强和改进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群众增强大局意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前进中的困难,正确对待利益得失,以正确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维护好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积极调动广大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要从满足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出发,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中的独特作用,积极开展内容健康向上、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树立文明、健康、卫生和节俭的意识,逐步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的乡风,使农牧民群众和睦相处、农村社会协调稳定。特别是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从而在广大农牧民群众中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促进农牧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尚。
总之,党的基层组织做为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的载体,是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加强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党始终能够充分发挥协调各方、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大。笔者认为,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不渝地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做到心中装着人民,全面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着力开启民智,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充分发挥在党的体系与社会空间中的组织支撑作用,核心基础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担当起义不容辞的责任。

热点内容
国企办公室科员工作总结 发布:2021-03-16 21:54:56 浏览:462
关于当前村干部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发布:2021-03-16 21:54:54 浏览:622
企事业单位治安保卫条例 发布:2021-03-16 21:54:46 浏览:263
孝感网红村官 发布:2021-03-16 21:54:30 浏览:663
内蒙省考面试几道题 发布:2021-03-16 21:52:51 浏览:828
马鞍山公务员十级工资是多少 发布:2021-03-16 21:52:35 浏览:712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定义 发布:2021-03-16 21:52:32 浏览:108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报名录用管理系统 发布:2021-03-16 21:52:31 浏览:826
2013青海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发布:2021-03-16 21:51:19 浏览:515
浙江湖州公务员培训中心 发布:2021-03-16 21:51:02 浏览:343